李大爺患前列腺炎有好多年了。平時他吃點“前列康”之類的藥,小便還勉勉強強能解出來,可是最近,他感覺到他的前列腺炎加重了,換了好幾種藥,都不見效,每次解小便總淋漓不盡,十分痛苦。無奈之中,他只好上醫院向醫生求救。
醫生給他做了前列腺B超檢查,發現前列腺與先前大小無異,不至于有如此嚴重的前列腺炎癥狀。于是醫生就詢問了他近期的大便情況。
當李大爺訴說,最近大便也不好,老是想解但解不出時,醫生連忙給他做了肛門指檢。
肛門指檢的結果是,李大節的直腸里有一個腫塊!它的位置剛好在前列腺的后方,當直腸充滿大便時,它就頂住了前列腺,使排尿更加困難,所以造成了前列腺炎加重的假象。
幾天后,醫生在纖維腸鏡下對李大節直腸里的腫塊進行取樣活檢,結果證實李大節患了直腸癌。還好發現不算太晚,可以進行手術治療。
直腸癌是大腸癌最常見的一種,它大體類型上有三種,即腫塊型、潰瘍型和浸潤型。
本文中的李大節的直腸癌就屬于腫塊型,它也稱菜花型,向腸腔內生長突出,四周浸潤生長較少,預后相對較佳。
患者大多因為排便不適、大便帶血、慢性腸梗阻等癥狀來就診。
排便不適是由于癌腫直接刺激直腸所致,表現為便意頻繁、排便次數增多、便不盡感等;大便帶血則是癌腫表面破潰所致,一般為鮮血,量不多,同時有粘液排出,合并感染時則有膿血便,大便次數也增多;慢性腸梗阻是癌腫阻塞腸腔所致,可有腹脹、腹痛,大便困難,大便變細等癥狀。
直腸癌引起排尿異常可見于兩種情況,一種是像本文中的李大爺一樣曾患有前列腺炎的老年人,他們的直腸一旦出現癌腫,腫塊就會同阻塞的糞便一道壓迫已經肥大或者發炎的前列腺,使得排尿更加困難,仿佛是前列腺炎“加重”了。
另一種情況,見于前列腺正常的患者,他們的前列腺與直腸之間的空間相對較大,只有當腫塊巨大,或者腫塊向周圍的器官和組織轉移和侵犯時,才會引起尿痛、尿頻等癥狀,所以容易誤以為是尿道感染。
總之,無論有無前列腺疾病,只要在排尿發生障礙,合并有大便性狀的改變時,就應想到有腸道疾病的可能。一般來說,腸道疾病引起的排尿障礙,在腸道疾病得到有效治療后,癥狀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。